第(1/3)页
当下杨凌点头答允下来,并且亲自带人前往码头挑选船只,准备布置水寨。
当杨凌赶到码头,看到眼前这副景象时,顿时惊呆掉下巴。只见数十艘战船停靠在岸边,足足四五千人分批登船,把宽敞的码头挤得满满当当。
杨凌急忙问旁边的士兵:“怎么回事?这些船哪来的?”
那名士兵指着远处的灯光答道:“大人,远处那些是我们的战船!”
“什么?你们有多少战船?”杨凌吃惊地瞪大双眼问道。
那名士兵挠头说道:“大概三万余艘,属下也记不清楚,不过有两三百条船。大人,您不是叫属下招募船匠吗?属下按照你的吩咐,向各县招募船匠,结果这几天陆陆续续赶过来七八千人呢。现在大人您看,这些船匠都分配在各部队里。”
杨凌揉着额头苦笑不已,自己只是让他们召集船匠,没料到他们居然弄来四五万艘船。幸亏自己有先见之明,早做准备,否则还真有些措手不及啊。不管如何,既然招募来这么多船匠,倒也省却自己不少麻烦。
杨凌当即决定,让这些船匠尽快返航,以免遭遇意外。至于这些船,全都留给自己使用,等到倭寇再度攻打临江城,便可以依托战舰作为支撑。
当下杨凌便命令众船匠登船,开始装载物资。杨凌这边忙碌得热火朝天,临江城内也同样紧张异常。
胡宗宪坐镇城内,负责调度粮饷、弹药和兵员。在胡宗宪的指挥下,城中的军民全部动员起来,协助驻军组织民壮运送军需,加固城墙。
胡宗宪这边紧锣密鼓地筹画抵挡倭寇进攻的事宜。
倭寇占领临江城后,第三次进攻很快就展开。这次倭寇的行动更加谨慎,并未像上次那般仓促地进攻,反倒是昼伏夜出,借着夜色悄无声息地摸到距离临江城约莫六十米的位置。
这时,杨凌终于率领着三千水师赶到。倭寇见状吓得赶紧撤退,连夜逃回临江港。
倭人在临江城附近折腾的事,很快就传遍整个浙江,引起不小轰动。很多百姓得知倭寇再次铩羽求饶,均松口气,甚至欢呼雀跃,纷纷称赞杨凌的英明睿智。
倭人退兵,对于临江城的守军来说算得上是喜讯。
杨凌却是眉头拧成川字型,倭寇的退兵是他预料之中的事。但是倭人这次的进攻似乎比较诡秘,并没有大规模攻城。这种情况下,杨凌也猜测不出倭人下次进攻的目标。
不过倭人既然已经被杨凌震慑,暂时应该不敢轻举妄动,只要守住临江城,迟早会找到倭寇的破绽。
杨凌暗忖:倭人不敢硬碰,但是却极擅长潜伏、刺探、袭扰。如果倭人继续采取这种办法偷袭,难保不会有漏网之鱼,必须提防才是。
想到这里,杨凌决定抽调几名斥候,监视倭寇下次偷袭临江城的方式。
杨凌在杭州的水寨里待到深夜,等待斥候的消息。这段时间,杨凌几乎都睡不踏实,总担心倭人夜间再度来袭,但最后却什么动静也没有,这让杨凌稍感安慰。
“启禀大人,倭寇已经退去,我们追击的话,或许可以把他们彻底消灭!”
杨凌抬起沉重疲惫的眼皮,摇头道:“不妥,倭人在临江城附近活动,咱们根本拿他们没办法,贸然出击反倒容易落入圈套。这些倭寇虽然嚣张狂妄,但是他们却是倭国有史以来最狡猾、最聪明的军队,不能大意。”
“大人说的有理。不过我们不去追击倭寇,他们还会来攻打临江城吗?”
“肯定会来,这伙倭寇不甘心就这么灰溜溜地跑回去,肯定会再次进攻临江城。”
“那我们应该如何对付他们呢?”
杨凌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:“我准备修建炮台。倭寇每次袭扰时,我们可以放出响箭示警,然后从城中调派弓弩手和投石车,阻击倭寇的偷袭。”
“炮台?”那名士兵瞪大眼睛望着杨凌,脸上露出疑惑不解的表情。
杨凌点头说道:“炮台就相当于我们平时用来防御敌军进犯的拒马,可以阻止倭人从侧翼攻城。”
“原来是这样啊。不过,大人我们没有工程兵,如何才能在短期内修建这种大型工程呢?”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