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四章:灵感-《华娱之我的从艺生涯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不过何华感觉华策对《怪侠一枝梅》兴趣寥寥,之前联系他应该只是想给唐人影视添个堵。

    何华也听了黄兰转述的蔡一侬的话,琢磨要不要把他非常喜欢的一部剧——《长安十二时辰》写下来,为什么会想到这个?

    因为那些香港导演编剧是挺牛的,各种剧本信手拈来,但他们唯独做不好两种剧:正剧和历史剧。

    何华跟同学讨论过,猜测大概可能的原因:

    首先,香港导演拍剧都比较急。

    一部电影七天就能搞定可想而知,也是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,让他们其中大多数人没有耐心长时间去打磨一部剧。

    想想内地的《红楼梦》、《三国演义》,开拍前要进组封闭学习一两年之久,其他制作团队诸如服装、道具、美术还有深入考究那個历史的特点,他们会去做这些么?

    他们只会把《锦衣卫》的飞碟帽让三国赵云带上。

    其次,文化熏陶。

    内地的孩子从小学文言文,读李白背杜甫,不仅要记住,还要了解它的时代背景,这些都是在历史的熏陶下完成的。

    而香港导演,97之前,他们长期处于英国统治者,缺乏文化和政治土壤,对传统文化接触较少,拍出的那些剧自然无法引得内地观众共情。

    所以何华要是写的是历史小说或是剧本,这样谁想改自己的剧本,自己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先问他一句:你懂么?

    但只是想想他就放弃了,这部剧投资太大。

    看弹幕说制作组直接建了个长安城,投资足足6个亿,妈呀,何华这小心脏啊,他连600万都没有。

    把它改编成小说倒是可以,但要花费很长时间。

    历史题材的小说可不像他之前写过的那些小说,可以胡编乱造。

    它极为考究,用词也要慎重,前期还要去研读唐朝各种文献资料,将那个时期的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烂熟于心才能动笔。

    而且《长安十二时辰》拍了48集,小说怎么也要四、五十万字,这个篇幅哪怕他有播放器帮忙,没个五、六个月出不来。

    这么长时间,公司喝西北风去啊?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