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09节 李曾伯找米下炊-《狠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  当时介绍时,步帅胡定军在李曾伯跟前玩笑,让他知道了“骆驼”这个外号的来历:本来叫骆侂,因为其能处、听上级话,对同僚好讲话,不争功劳,后来武将们就常叫他为骆驼。

      骆驼长得比马都高大,但跑不快也不凶猛,用在骆侂身上正好……因为这家伙就像骆驼似的,长得比谁都高大,有一副庞大的身材,就是没啥用。

      打仗做事完全没谋略,被敌兵揍了或者叫他去进攻,急了才发愤。为人也本分,不和谁争什么,内斗就想逃避忍让。或许,难得糊涂也是一种智慧。

      但,真要是轻视他那就会遇麻烦,李曾伯看骆侂使一口宝刀,那是虎虎生风,弓箭也颇有能耐,三石大弓,有半成射雕手的功力。

      李曾伯想到了如何用他,那就是用他去救火,如果救不了火,就提头来见,从而迫出他的能力来。

      ……

      宋军有人才!

      经过李曾伯一轮挑选,居然让他发现了十数位能派上用场的军官,李曾伯知人善用,将他们都放在了合适的位置上。

      他不仅在军中挑选人才,还到了民间找寻人才,他通知了各武馆的总教头们,让他们推荐人才,经他挑选后,立即给予军中实缺,绝不含糊。

      就算那些人不能管军,但用来打仗,也是有用的。

      在宋代,军事性结社的风气极盛。每当边境或地方不安定,民间便纷纷结社自保,乡社武装装遍布全国,农村普遍如此,城市也不例外。至南宋,民间更是出现了大量的抗鞑军事之社,并且重点练习实战性较强的技击武术,而放弃花里胡哨、只重招式的表演武艺。

      京师武风炽热,有拳社、弓箭社、角斗社、相扑社等等,当中藏龙卧虎,人才星罗棋布,李曾伯一发声,即时大群好汉拥来,愿为相公效犬马之劳。

      李曾伯惊喜地在他们当中发现了数十位善战之士,又或者弓箭盖于鞑人,这可是开到了宝藏啊!

    
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